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日照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昔日“伤疤”焕发生机

2023-03-23 17:0249570

春风吐绿,草木逢春。在东港区南湖镇尹家河矿区综合治理项目的山上,黄土中刚冒出不久的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生长着。曾经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通过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如今山绿起来了。  

  在尹家河矿区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机器正加足马力,工作人员紧张作业,治理修复场面如火如荼。举目远眺,矿山遗留的岩壁上,绿油油的黑松树迎风而立,彰显着生态修复的成果。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地形地貌,通过生态重建与辅助再生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方式,在两个项目区累计栽植黑松、连翘、爬山虎等各类苗木10万余颗,绿化面积达460余亩,打造层次分明的山体美化,将原本裸露的破损的山体逐步恢复成现在的绿水青山。”日照农发集团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经理李翔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现场介绍道。

  据悉,尹家河矿区综合治理项目原为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采石场,采石遗留的破损山体、危石、陡崖、废石堆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存在极大的地质安全隐患。为改善这一状况,东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该地块作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对被开采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  

  当前,正是植树的黄金季节。在现场看到,项目区内三四百人正在加紧重塑地形,修建挡阻墙,对种植穴进行覆土。“治理工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项目部将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融入矿山修复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加强施工管理,确保矿山修复治理工程顺利推进。”现场负责人介绍说,项目整体计划于2024年底治理完工,届时将新增林地、草地约1780亩,种植黑松等苗木植被55万余株,将彻底改变废弃矿山“散乱污”的面貌,重塑项目区地质地貌景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助力废弃矿山实现“绿色蝶变”。

  近年来,有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让昔日的矿山“伤疤”重新焕发生机。下一步,东港区将加快治理工程,打造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东港样板”,让天更蓝、树更绿、景更美。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新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荒漠化土地106.8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面积的64.18%、占全国荒漠化土地的41.52%;沙化土地74.68万平方公里,涉及90%的县(市、区),占新疆国土面积的44.86%、全国沙化土地的44.25%。

0评论2023-07-04504

矿山复垦“重绘”绿水青山
夏日,行走在鸡西市鸡东县永和镇新安村的原永发和立国采石场,开采面改成的平缓斜坡上,铺着厚厚的黑土,玉米秧苗尽情地吸收着阳光,焕发着勃勃生机。

0评论2023-07-03571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状况。本期特邀几位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0评论2023-07-03537

零陵下狠手治理锰矿区生态环境
日前,记者走进零陵区珠山镇欧家村的一片锰矿区看到,昔日的荒山荒岭全部变成了花红树绿的休闲地,村民刘玉林赶着牛放牧。他喜笑颜开地说:“以前,由于不规范滥挖乱开锰矿,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晴天灰尘仆面,雨天浊水横流, 山上山下到处大坑小坑,让人提心吊胆,连饮用水都要从外购买。近几年政府出巨资绿化矿山,我们对此万分感激。”

0评论2023-06-3049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0评论2023-06-29560

山西: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炎炎夏日,记者走进该省多座煤矿,地面看不到煤渣已成常态。煤矸石山变公园,治理后的污水可以养鱼,瓦斯成为清洁能源点亮城市灯火……占中国煤炭总储量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山西的荣辱都与煤炭有关。一座座煤矿的变化,背后是煤炭大省的“美丽”追求。

0评论2023-06-29562

野牛草:生态修复与节水绿地建设优势明显
入夏以来,走在北京街头,你会发现街上多了很多草坪,哪怕是隔离带中,也都生长着一簇簇绿油油的小草。草坪绿化给北京的夏天增添了几分生气。

0评论2023-06-28597